茅坪是江西省井冈山市下辖的一个镇,位于黄洋界东北面的山脚下。当年为了上井冈山,毛泽东先会见了袁文才。袁文才虽然是共产党,但对前来的这支工农革命队伍了解并不多。于是,袁文才在与毛泽东相约见面的林家祠堂里预先埋伏了人手,出乎他意料的是,毛泽东仅仅带了几个随员前来。毛泽东以他的雄才大略与袁文才做了深入交流,相谈甚欢。毛泽东赠送100支枪给袁文才队伍,袁文才资助工农革命军1000块大洋。
就这样,一场“鸿门宴”成了“同心宴”。
次日,在袁文才的支持下,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顺利进驻茅坪。毛泽东住进了八角楼。
国民党反动派十分害怕革命力量的壮大,自然不肯任由井冈山革命势力发展,进行了一次次军事围剿。除军事围剿外,又实行了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困死在山上,使根据地军民的斗争与生活处于极度困难之中。
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十分缺乏而且十分昂贵。由于国民党卡住了四处的出进大道,盐不容易运进来,一块银元能买200多斤南瓜,却只能买四两盐。
为了厉行勤俭节约,毛泽东向全军宣布了相关规定。其中,对使用几盏油灯、几根灯芯都有明确要求:连以上单位晚上办公、开会只用一盏灯,可以用三根灯芯;不办公、不开会时则不用灯。平时,每个连只留一盏灯,只用一根灯芯,以备急用。
窥一斑可知全豹,通过这段规定,我们就能体会到当年红军作风之优。
按照当时的规定,毛泽东晚上点灯可以使用三根灯芯,但是他坚持只用一根灯芯。警卫员悄悄加上两根灯芯,可毛泽东总是默默地挑开两根。
这样的好作风得到了传承弘扬。几年后,中央苏区流传一首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歌,作为经典的音乐旋律,在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得到了很好展现。
除了厉行勤俭节约,还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毛泽东号召大家抓紧储备足够的粮食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井冈山军民热烈响应毛泽东的号召,立即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挑粮上山运动。
一天早上,毛泽东一大早就起来找装粮的口袋,警卫员连忙拦住:“朱军长已说过,你这几天每晚都开会开到半夜,今天不让你去挑粮了。”
毛泽东笑着说:“你莫听朱军长的,他天天扁担不离肩,哪天少得了他?”
于是,毛泽东脚穿草鞋,背着斗笠、口袋走在挑粮队伍的前头。临近中午时分,毛泽东带领的“先头”部队已经各背粮食,往回走到了黄洋界。
毛泽东站在一棵大树下问大家:“站在这里,能看到什么地方?”一个战士说:“可以看到江西和湖南。”听到这里,毛泽东教导大家,干革命就要登高望远,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井冈山军民的自力更生,不但使红军渡过经济难关,还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积累了政权建设的经验。正是红军反对“衣分三色,食分五等”,有了这种上下一心、同甘共苦的精神,我们的红军才无往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