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工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湖工故事 >> 正文

退休教授改造机耕船,解决水田耕作难题

  出处:党委宣传部    日期: 2021-06-23 13:27:12 点击数:

“原本水田机耕船是湖北的龙头农机产品,可这些年做机耕船的越来越少了。”近日,(中国)股份有限公司退休教授尹业宏和江夏华友天宇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的程华云登上央视《我爱发明》栏目,为大家展示了他最新改造的可进可退,又不伤害水田土质的水田机耕船。

为改变机耕船现状,尹业宏教授无偿为现有的水田机耕船做技术升级,解决机耕船无法倒退和控速的难题。

改造机耕船解放农民双手

长江和汉水流过的武汉,水系发达,农田众多,水稻种植在这历史悠久。过去,水田耕作主要靠牛耕人犁,光靠人力耕地效率低下。家住江夏区的村民宋大哥就在《我爱发明》节目中,向记者诉苦。“用牛或手扶拖拉机耕地,效率太低,现在很多人用拖拉机耕水田,但长期用拖拉机耕地,地很容易被犁坏。”宋大哥说。

原来,当地用来耕水田的拖拉机体型大且重,用拖拉机耕过的水田地得更加松软,几年之后水田地的泥脚会伸到大腿处,导致土地完全废掉,无法耕种。不仅如此,大拖拉机不够灵活,耕的水田不够细腻,田埂等边边角角更是耕不到,为此,用拖拉机耕过的地,农民们还经常要自己返工。

二十年前,水田机耕船的发明“解放”了农民的双手,可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类机耕船虽然能耕地,但机器一下田就宛如一头凶猛的野兽,在田里横冲直撞。机耕船上无法被人控制速度,船体也只能前进无法后退,操作不当很容易被卡在田边。不仅如此,传统水田机耕船是用发动机拉动皮带作业,未装上挡泥板的机器经常将操作者溅得一身是泥,狼狈至极。

在了解到水田耕作难题后,(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尹业宏教授欣然接受挑战,希望能用自己的技术,帮助农民真正解放双手。

解决机耕船无法变速和倒退难题

在了解到机耕船无法减速等难题后,尹业宏教授为机耕船添加了一个变速箱。“最开始想的比较简单,既然要控制速度,加个变速箱就好了,没想到下田一试就失败。”尹业宏教授说,改造最初是借用现有手扶拖拉机的变速箱,可加上变速箱后,原本在旱田里跑的很好的船,进水田后船地转向就出问题,后来又采用收割机和其它大大小小的变速箱试制,转向问题仍然未解决的同时,其它问题也随之而来。

变速箱尺寸小齿轮易折齿,无法带动机耕船往前走,而变速箱尺寸大质量重,机耕船易陷入泥沼中也难前行。现有变速箱不带动力输出轴,而且速度也不能满足机耕船作业要求。多次试验失败后,尹业宏教授不得不自己设计一款变速箱,解决机耕船的变速、后退以及转向等难题。

改造好的水田机耕船下田试验时,吸引了许多附近村民前来围观。左右转向自如的机耕船在田里,就像一艘正在飞驰的快艇,有三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挡的变速箱,可供自由调节,

尾部装上带挡泥板的旋耕机,也让驾驶机耕船的操作者不再被泥溅的一身狼狈。机耕船驶过,田地被打地蓬松而柔软,杂草也被连根拔起。

“这个机耕船耕地效果不错,不仅速度快,船不会把地碾压坏,地里的杂草也被船差不多拔起来了。”看完机耕船的试验后,村民宋大哥来到田边,检查这款水田耕作“神器”的功效。

将机耕船专利免费送给农机厂

“机耕船虽然做出来了,但要在农机厂量产还需要通过300亩的耕地实验。”尹业宏教授说,由于水田多,过去湖北产的水田机耕船在全国小有名气。但这些农机厂大多都是“小作坊”,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技术人员支持,水田机耕船的研发更新便止步不前。

“我第一次接触水田耕作机械是在2006年,当时是帮湖南一家企业开发自走式履带旋耕机,也算是有些经验。”尹业宏教授说,2014年起,他就与陈云华合作改造机耕船,免费为农机厂改造机耕船,不仅是因为做了这么多年,如果没做成会觉得丢脸,也是因为农民耕作的辛苦,让他无法放下。

通过改造,尹业宏教授的水田机耕船不仅能前进、后退和旋耕,还能悬挂传统机耕船的全部农具作业,适应爱发体育种类的地形。

新研发的机耕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虽然专利发明人是尹业宏教授,但他却将专利免费给农机厂使用。

“现在很多农机厂,少有外力帮扶,小厂既缺研发资金又缺人才,即使来了大学生也可能因为条件不好而留不住人。”尹业宏教授说,希望他的发明改造,能真正帮助小厂走出困境,生产出农民适用的农机产品。

如今,已64岁的尹业宏教授依然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室里忙碌着,未来他希望自己能多时间陪陪家人,享受一下休闲的退休生活。(原载《楚天都市报》)



上一条:徐紫娟:不忘初心的退伍女兵
下一条:志愿者女孩直播推广汉绣,助力家乡妇女用双手脱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