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超(机械工程学院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和根本任务,时刻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在战疫中汲取生动素材,有效发挥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
吴聪(计算机学院教师):作为一名普通高校教师,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时,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高尚的师德情操,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风范,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教师的要求,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用爱连接教师的育人梦和学生的成才梦,用青春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马晓丹(材化学院辅导员):作为疫情亲历人员和承担千百学生心理波动、健康动向掌控、思政教育的高校辅导员,在这次疫情中更是化万千波动为平稳,切实感受到工作要做实做细,以爱心、责任心和平常心为基石,才能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夏露(经管学院教师):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作为高校教师,积极响应校党委和院党委的号召,在责任新担当、教学新方法、育人新任务、科研新思路方面不断创新,下一步将按照“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要求,重点关注法治建设、市场监管、舆情引导、应急管理、公共卫生等领域,服务政府或行业决策。
唐良辉(土建学院党委书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网络视频教学中,我们的教师更加注重了课程思政,注重了教书育人,结合我们共同经历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年学生讲中国故事、讲战疫故事,讲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黄羽(土建学院教师):把班导师工作当作一种学习,作为“中浪”的我,与那些“后浪”学生们进行有效对话,教学相长。疫情期间,每天主动对班上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统计,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国家及学校规定进行居家线上学习。在工作中积极换位思考,正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动员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引导队员们基于目前疫情防控人们日常需求,结合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形成了参赛题目。
杨树(图书馆职工):对于图书馆而言,要积极有为,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贴近读者,成为读者不可或缺的信息渠道来源。对于图书馆员而言,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否则只有被淘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