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以“在抗疫斗争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为主题,举办了一场线上交流活动,深入探讨疫情前后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交流会特邀该系教学优秀代表高林霞老师、科研优秀代表王景芸老师和班导师优秀代表黄羽老师与大家分享了疫情期间不一般的经历和收获。
高林霞老师围绕“三心(责任心、爱心、公平公正之心)”进行分享。责任心,疫情期间如何备课、上课,为了上好《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这门课高老师尝试了各种方法,从开始的录课,到后面的直播,结合文献资料推送和线上测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不断调整。爱心,课前课后与学生交流,关系学生生活缓解疫情压力,同时在课程中灌输课程思政,加强认同感和爱国教育。公平公正之心,教育学生诚信,在教学各环节中秉承公平公共之心,在疫情期间课程考核或考试尤其应该体现这一点,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考试,都应严格把关,有了诚信才能更好成才。
王景芸教授,围绕“责任、希望、奋斗”,分享了在新冠疫情期间,参与获批实施的武汉市科技局第二批新冠肺炎科技应急攻关项目,《新冠肺炎期间大量消毒剂使用对武汉市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经历和思考。从疫情初期思考,自己能为家庭为社会为环境做什么开始,到申报项目实施项目中,困难重重,通过多方联系协调,逐步克服各种困难,组织研究团队,亲自带队,冒着风险到水域现场开展分析工作,使得该项科研工作有序推进。排除万难,坚持不懈,办法总比困难多,希望利用自己的专业,为市政府回答社会大众对“新冠肺炎期间大量消毒剂使用后对武汉市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的关切提供科技支撑,为湖北武汉疫情防控尽一份力量。
黄羽老师,把班导师工作当作一种学习,教学相长,作为“中浪”的他与那些“后浪”学生们进行有效对话进步。疫情期间,每天主动对班上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统计,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国家及学校规定进行居家线上学习。班主任工作中积极换位思考,细化工作,正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动员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引导队员们基于目前疫情防控人们日常需求,结合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形成了参赛题目。并发掘学生特长,鼓励音乐和摄影爱好者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
三位优秀教师代表的分享后,老师们表示受益匪浅并积极交流。熊文教授也谈及自己疫情期间关于健康与医疗的感悟,认为应坚持好的习惯至关重要,同时计划对大学生普及关于如何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教育,最后还给大家推荐了几本相关的书籍。汪淑廉老师讲述了在新加坡疫情期间的心路历程,从一开始的忐忑不安到居家后的心态平和,积极配合政府抗疫措施,不给祖国添麻烦。
每个人都有难忘的故事和感动的瞬间,老师们踊跃在系QQ群进行线上“一个词+一句”疫情分享和讨论。活动气氛热烈,取得圆满成功。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虽然我们暂时不能手牵手,但我们依然可以心连心,在这场战“疫”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一名合格的“战士”,用一己之力,筑防疫之城,用自己的行动共同开启属于我们的春暖花开!愿疫情散去,山河无恙,人间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