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最终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关键一步。高校在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创新源头的作用,是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重要的成果供给方。
高校赋权改革
高校科技成果迈向生产线
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经达到了44.31万台,然而,能“挑大梁”的工业机器人往往需要负重50公斤以上,这些顶梁柱的肘关节必须要用到RV减速机,这个核心零部件被誉为工业机器人制造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70%的RV减速机都需要依赖进口。2015年,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教授张跃明决定向这一国内空白技术发起挑战。
经过一千多个昼夜的理论研究及计算,张跃明终于在2018年制造出了RV减速机的第一批原型样机,其核心部件摆线行星轮39个齿形的廓线误差控制在4微米以内。
张跃明突破RV减速机核心技术后不久,一家企业伸来了橄榄枝,想要转化应用这个技术,以此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但高校科研教学团队的成果要实现市场化,一直需要迈过一道无形的鸿沟。
有了政策的支持,在北京市科技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企业拿出了2700万元的技术转让费,引入RV减速机核心技术,让高校的科研成果迈向了生产线,这成为北京工业大学历史上最大金额的一次技术转让费。
这次技术转移,成就了北京工业大学科转之路的多个“第一次”:第一次以技术秘密形式进行大额技术转让;第一次向科研团队一次性发放200万元成果转化奖励金;也是学校第一次把成果转化纳入职称评定。
2018年,北京工业大学为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开设了职称评聘绿色通道,张跃明被破格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姜泽廷:他是拿科技转化的成果评的,也就是说不靠书架上的论文,靠货架上的成果来实现了自己职称上的晋升,实际上这在我们北工大也是第一例。
2020年5月,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了《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分领域选择了4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试点,试点期限为3年。作为首批试点高校,北京工业大学还出台了《北京工业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实施办法》,让过去破格晋升的先例成为了现在的常规。
一系列科转利好政策,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2020年9月,当时购买RV减速机核心技术的公司,与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成立了产业技术研究院。眼下,这家公司生产的RV减速机已有接近40种型号,年产能已达到10万套。
北京智同精密传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向力军:去年是在两万一千台,今年预计是在五万五千台到六万台,销售额今年预计1.8亿元。
这样的赋权改革,让科研人员的自主性变得越来越强,他们搞科研、科转的劲头也更足了。
摆线行星轮是RV减速机里最重要的零部件,以往,加工这种齿轮需要用进口机床才能保证精度,但进口机床每台的价格昂贵,还有被卡脖子的风险。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教授 张跃明:如果我们生产二十万台,那么机床就是几千万元将近一亿元的投资。
在张跃明的团队做研究已有13年之久的纪姝婷经过一年半的潜心研究,终于自主研发出摆线行星轮加工机床。不仅降低了机床的成本,还提高了制造效率。
在今年4月,北京工业大学举办的首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上,纪姝婷通过“揭榜挂帅”的形式,和发榜的企业进行合作,完成了张跃明团队RV减速机项目里的二次科技成果转化。
北京工业大学青年教师 纪姝婷:我们揭榜挂帅的项目有一个很大的支持,就是学校会给我们免除管理费,这个技术转让费有一千万元,应该是要交10%的管理费,一百万元的管理费,还是很多的。
数据显示:2021-2022年,北京工业大学转让、许可、作价入股项目142项,金额共计4549.77万元,其中以先赋权后作价入股转化项目共计5项,金额1865万元。眼下,北京工业大学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正在布局着更广阔的平台。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姜泽廷:以学校为中心,三公里的范围内要形成一个创新生态建设的强资产,就是让校园里面的人才、技术出去,跟企业的资本、跟企业的空间深度结合,促进转化。
告别繁琐程序、突破体制束缚
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唯一一所入选《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的试点高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张晓星研发的开关柜,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一个装置,也是张晓星团队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第一个面向市场的产品。
开关柜在配网中起到承上启下分配电源的作用,通过电力线缆从变电站引入电源并将电能分配到不同的用户。过去传统的开关柜都是采用一种叫做六氟化硫的气体当作绝缘介质。这种气体虽然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但温室效应却是二氧化碳的几万倍之多。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张晓星:排放一公斤六氟化硫,就等效于排放23.5吨的二氧化碳,我们科研工作者就围绕着六氟化硫的环保替代开展了很多的研究。
在双碳背景下,电网的节能降碳成为了当务之急。但环保绝缘气体的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2021年一家企业得知了张晓星团队的研究方向,希望能一起合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顾虑,怕半途而废。
在过去,“转不快”是很多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一些企业亟待新技术,在转化过程中,却不得不面临繁杂的手续流程和较长的等待时间,很多科转项目,最终无疾而终。
好消息是,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赋权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职务科技成果无论转给国有还是非国有公司(关联公司除外),均无需进行资产评估,完全交由市场定价,这也解决了因审批程序繁琐、周期漫长导致的“转不快”问题。张晓星恰巧赶上了这波改革热潮。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 胡心彬:尽管是职务科技成果,但毕竟是老师的智力成果,所以我们极大地让利给老师。
2022年,张晓星以发明专利作价入股的形式,与企业合作成立了一家主营环保绝缘气体开关柜的公司。今年8月,环保绝缘气体开关柜正式投入运行。
湖北楚云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严高云:未来新产品完全成熟推向市场以后,我们期望会在三年之内做到五亿元。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彭育园:虽然赋权改革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时间不长,但的确释放了存量的活力,调动了增量。现在,到产业行业找企业的痛点、搞转化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汪超团队针对食品发酵过程中面临真菌、毒素造成杂菌污染的问题,以及发酵和酿造原料繁杂,难以实现完全的标准化操作的行业痛点进行核心研究。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教授 汪超:以前我们解决技术问题、技术转让爱发体育是保姆式合作,解决你的技术问题,现在我们更期望的合作方式是亲妈式的培育。
湖北随州有“中国香菇之乡”的美誉,但在产量连年增长的背后,当地的香菇加工企业却危机感越来越重。
随州某现代农业公司总经理 张涛:没有定价权、没有科技含量,导致利润空间急剧下滑,在这样的情况下,迫使我们企业必须要走转型升级深加工这条道路。
企业的技术需求和汪超团队的技术成果一拍即合,通过技术咨询、专利技术转让等方式,很快,汪超团队就利用自己掌握的发酵技术,帮助企业开发出了新产品。眼下,这家企业每天的香菇酱产能在100吨左右,每天可以供应市场50万罐。
企业的这些香菇酱卖得越来越好,汪超团队每年的技术转让费可以拿到200万元。最近几年年,随着学校赋权改革的推进,汪超有三十多项沉睡已久的成果被陆续转化。
截至2023年8月,(中国)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科技成果转化共239项,服务企业数量208家。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彭育园:中国的大学95%是地方所属大学,而地方高校在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方面应该表现更大的担当,能够把这一块的活力释放出来,我们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作用、服务地方的作用,就会得到充分释放。
记者:许玮 樊建恩 编辑:孙菁
【原文链接】https://vod-finance.cctv.cn/cctv/cctvh5/cctv2/2021/share/index.html?pageId=app://ARTI1696326281350172#/detail?link=ARTI169632628135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