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波士顿时间10月28日,2018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nal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iGEM)在波士顿海因斯会议中心落下帷幕。由我校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代俊、唐景峰、柳志杰老师指导的“HBUT-China”团队以出色的表现及稳定的发挥再次斩获大赛全球银奖,提升了我校在该领域国际赛事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HBUT-China团队本次参赛的项目名称为“NickleHunter 2.0”,是基于去年“Nickle Hunter”的思路,以重金属镍离子污染为研究对象,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设计了多种基因回路,进一步提高了镍离子生物感应器的稳定性和精确度。该项目自去年12月启动,经过广泛招募与严格选拔,从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计算机学院及理学院本科生中筛选了16名学生组成团队。经历11个多月的拼搏与努力,熊思筠、刘苑琳、吴梓丹、刘凯、林卫潮和李前昕6名优秀队员代表团队赴美参赛。在10月25日下午的答辩环节,队员们全程用流利的英语对参赛项目进行详细汇报,并对评委组的提问进行现场回答。答辩结束后,他们又连续3天在会场通过英文海报对我校竞赛项目进行宣讲,并与评委组及全球其他高校参赛队伍进行友好讲解与交流。最终,我校参赛团队HBUT-China以新颖的选题、较好的完成度与高质量的成果赢得了评委一致认可,与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多伦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世界名校一同被授予全球银奖。
今年,学校及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该赛事,自项目启动以来,给予了大力的帮助。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提供了包括专项经费、实验场所等在内的全方位支持;教务处在队员招募与严格选拔方面提供了有效建议,团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国际处专门指派陈晗老师与美籍教师Dan Churchman作为团队的语言及演讲辅导教师,负责参赛文本的英语校对、学生英语能力及演讲能力培训工作。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本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721”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理念,通过国际赛事服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升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本国际赛事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现代前沿生命科学知识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HBUT-China团队在国际舞台上的出色表现,不仅展示了学校在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实力,更体现了我校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未来国际领军人才方面获得的突出成效。
据悉,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于2003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召集,于2004年正式开展第一届比赛,并延续至今。该项赛事是当今世界合成生物学领域内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性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每年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高校参赛,也常有生物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莅临赛场观赛。2018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共有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340多支队伍、约7000余人参赛。参赛队伍包含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的代表队。
附:项目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