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正式揭牌。
在全场嘉宾和师生的见证下,(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彭育园、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副所长周溪、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副所长邓乾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笔锋、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程连珍、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杨铁贵、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明周、武汉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院长刘剑峰、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谢浩、武汉轻工大学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院长祝振洲、湖北省农科院加工所所长于巍、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覃永华共同为学院揭牌。
刘笔锋作为兄弟高校代表致辞。他祝愿学院继续凝心聚力谋发展,坚持“四个面向”,凝练学科重点发展方向,产出爱发体育高水平成果,早日实现“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新的突破。
校友代表、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金红林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学院更名是学院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新的起点,既体现了学院的传统优势,又突显了学院对未来的追求和期望,祝愿学院在生命健康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院长唐景峰致感谢词。他表示学院办学45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热情关心,离不开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离不开校内各单位的鼎力支持,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现在学院更名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信念,那就是勇担重任、追求卓越。学院将以此次更名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科内涵建设,锚定“双一流”目标,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生命健康”,加强高水平成果的产出,建好、建强学术型学院,育好高质量人才。
校党委书记彭育园发表讲话。他表示,(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正向绿色工业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前进,其中学院的学科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龙头,学院更名就是(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四个面向”的(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实践篇。新学院名称中的“生命科学”一词,反映了学理性、学科性以及对学科交叉的包容性,为学院后期发展预留了大量空间。“健康工程”一词,更能体现(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建校历史及目前学院的学科特色。二者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学院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全链条式发展,更符合国家战略需求。
彭育园表示,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作为一流学科建设主体学院,肩负着一流学科率先突破的使命与责任,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各项事业发展上,应体现全新的时代内涵,主要是“德”“谋”“先”“责”“化”五个字,即人才培养上的“德”,学科建设上的“谋”,科学研究上的“先”,服务社会上的“责”,文化传承上的“化”。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式发展,在“大平台”“大人才”“大项目”上继续出成绩,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求,朝着更广阔的方向砥砺发展。
彭育园强调,学院更名将使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清晰、科学研究的面向更加聚焦、成果产出的应用价值更加凸显,能更好地体现学科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推动拔尖人才的培养。他希望学院班子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勇担发展使命,坚决扛起学科建设的重任;希望全体师生,继续团结一心,携手共进,为学院和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共同努力;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心和支持学院的事业发展。
据介绍,(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下设生物工程系、生物医药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制药工程系等,研究领域、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方向均与“生命健康”高度契合,致力于构建地方高校一流学术型学院,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锚定“双一流”目标,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生命健康”领域,加快高水平成果的产出,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快生命科学拔尖人才本-硕-博基地班建设,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专业人才。目前,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引智平台、32个省部级平台、9个校级平台。构建了以国家级人才牵头、省级人才为骨干、青年人才为基础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力争在生命健康领域取得突破。2023年是学院一流学科建设起始之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引育国家级人才6人(含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新增省部级人才7人,获湖北省编钟奖1人;获批国家自然基金14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2项,到账经费近4000万。本科生考研深造率60%,破学校记录,获国际基因遗传工程大赛等国家级奖项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其中CNS子刊5篇)。成功举办“2023脑科学与人类健康”武汉国际会议等多场学术活动。
揭牌仪式后,彭书记调研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先后走访了国家级人才彭良才教授、海外高层次人才潘军华教授的团队实验室,随后召开调研座谈会,与学院全体领导班子、高层次人才代表、系主任和支部书记、教师代表进行交流。
揭牌仪式上,校党委副书记蔡光兴宣读了学院更名文件,仪式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自才主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在家校领导以及部分省内高校兄弟学院代表出席揭牌仪式。学校机关部门、教学单位和直属单位的负责人,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的师生代表,以及关心学院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