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至11日,全国“两会”在京召开。今年的“两会”,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实现“十四五”时期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师生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多种形式高度关注“两会”动态,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针对热点问题开展研讨交流,畅谈感想体会。
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胡显波:作为一名统战工作者,对汪洋主席的报告特别关注。34个界别的2100多名政协委员勇于担当、履职尽责,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履职答卷。无论是总结过去,还是展望未来,都体现了新征程上政协要以更高水平的履职来服务国家的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体现了人民政协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的使命感以及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开拓奋进的创新精神。
团委书记 黄勇: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为我们在团员青年中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建设绿色工业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征程中展现青春担当、体现青春作为。
发展规划处副处长 董志惠:建设“双一流”重在质量和特色。我们要以特色促发展,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突出特色和优势,着重建设好与我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同时,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工作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湖北省及区域发展需求,在服务和贡献中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研究生院院长 贺行洋:研究生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有着极其关键和独特的作用,我校共为社会输送硕士毕业生12000余人。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教育。我们将借此东风,超前谋划,攻坚克难,努力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国家培养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 唐良辉:“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作为一名高教工作者,我们将始终坚持党的方向指引,始终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乘全国两会的春风,和全院师生一道主动求变,科学应变,苦干实干。
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 黄建雄: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改革抓体制、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证抓党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立柱架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张志国:展望“十四五”,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擎画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顺应了民心所向,反映了社会关切,是解决教育领域诸多突出矛盾的系统工程,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石裕东:2020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两会罕见延期。今年两会如期召开。在全球新冠疫情仍然十分严峻的形势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快速恢复正常,两相对比,十分激动,倍感自豪!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第一时间组织全院教师将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张冀新:观看“两会”直播,深刻感受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所体现的处处为民,利民惠民的思想。李克强总理讲话中始终不离“人民”二字,爱民情怀溢于言表。2020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见证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效率在战胜艰难险阻过程中释放的超凡能量。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正江: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教育关乎民生福祉、关系持续发展,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一名高校党员干部,深感责任之重大,一要做对党忠诚的共产党人,二要做一心为民的人民教师,三要做知行合一的高校干部。
工业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 章旭:让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学生受到教育的滋润,不仅是教育的目的,更是为“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所尽的绵力。关爱“四难”学生,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绝不允许这类学生因为贫困、疾病而失去受教育的权利;关心偏远、农村地区学生,用助学金、补助等途径增强其自信,让励志更立志。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林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我国各项事业飞跃发展,量子通信、载人航天、天眼望远和高速铁路无一不鼓舞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怀。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倍感自豪,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也充满了期待与信心。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系教师 王鹿军: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作为普通高校教师,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自身道德品质修养,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认真完成各项教学内容,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理学院教师 马新国: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这要求我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作为芯片产业学院的教师,今后要紧扣“新工科”内涵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张剑平:《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高校教师应为人师表,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不放弃一位学生,努力使他们每个人都成为了不起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教师 黄旭中: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推动供给侧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广大职业教育人思考与探索的关键议题。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李扬:“十三五”期间,国家在教育方面不断增加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国家近年来一系列教育改革举措使我深刻地领悟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党,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在教育。
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系主任 薛欢:2020年,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这些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向,也让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以往“崇洋媚外”风气在一些人群中盛行,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真正的从内心中更自信了,爱国爱党落到了心里。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环境类专业2020级学生 王叶婷:两会作为疫情后的重要会议,也是一年一度民众意见表达的发声地,指明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科学进步道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内心倍感鼓舞。2020年,尽管有疫情这道“加试题”,我们仍然完成了“十三五”的完美收官、脱贫攻坚等各项任务。通过两会,我们对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自身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新的目标和规划。
机械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18级学生 宋玉娇: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十三五期间教育普及水平提高了,这意味着爱发体育的孩子可以接受高等教育,有机会走上更大的舞台;教育公平迈上新的台阶,深化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使我们能够平等竞争,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实力踏入更高级的学府深造。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7级学生 陈颖伦:有代表建议把幼儿园教育纳入全民义务教育,减轻育龄妇女的家庭负担。国家经费有限,不如从儿童教育做起,这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基础。党员干部需要有姜子牙“稳坐钓鱼台”的恒心,无论成功的道路上遇到何种挫折,都要有“滴水穿石”的毅力,找出问题,解决矛盾,做好“第一棒”。
艺术设计学院2017级创新2班学生 李姗:在大学,我最骄傲的就是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即将毕业,坚定准备好做一名优秀的中国青年,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教育的回报是漫长的,但一定不会缺席!
理学院2020级信计2班学生 孙佳玮:作为一名大学生,印象最深刻的是各界代表、委员提出了不少体育方面的建议。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能培养我们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在我们学习和科研中都有着很大的作用。
工业设计学院18级信息交互设计1班学生 雷铭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让我看到了国家未来5年、15年的教育发展模样,大学生既要在校园中潜心钻研“低头走路”,也要经常“抬头看路”,规划好自己的未来,为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外国语学院2019级汉语硕士研究生 李雪梅: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教育专业硕士生,我们的重点是关心祖国的下一代,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青年一代,抗疫我们勇往直前,爱国之心永在心中。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8级学生 程雪:养老、医疗、教育凸显民众期待,有代表委员提出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公务员招考放开年龄限制、培养基层医生、粮食安全等方面建议,受到关注,让我们感受到了全国上下一心,向着两个“百年目标”奋斗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