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瓷器和丝绸是中国献给世界的珍贵宝物;今天,当全球的眼光再次转向古老的东方大国时,中国引领全球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又是什么?新一代大学生如何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国家的科技强国之梦?
9月26日,《追梦》系列思政通识课第三讲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正式开讲,九位教授以“科技之光,国家富强”为主题,同台讲授一堂思政课,引导湖工学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用科技之光照亮追梦之路,以创新驱动助力国家富强。
科技强国,我们做了什么?
一家叫华为的中国民营企业掌握着5G时代的核心技术,一种实现了即时互译的智能翻译机正悄然普及,一辆全智能电动车涵盖了387项专利技术......,2018年,世界500强上榜公司中,中国公司达120家,已经非常接近美国(126家),远超第三位日本(52家)。全球的科技热点正日益跟中国的名字挂在了一起,而(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也是这时代洪流中的一个弄潮儿。
在电气设备中广泛应用的SF6气体也是全球变暖的潜在杀手,我校张晓星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种新型环保型气体绝缘开关柜正在示范应用中;一次性塑料袋给环境带来了难以收拾的后患,我校姜发堂教授团队的魔芋基生物可降解包装袋(膜)技术正在改变这一现状;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武汉,武汉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建桥产业链,而(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俨然已是桥梁工程人才培养与科学创新高地,先后参与近30座世界级大桥的科研项目,培养各类人才超过2000人。今天湖工的人才培养正日益走向国际化,每年有200多名学生从世界各地汇聚在湖工求学,而有500多名学生怀揣梦想从湖工走向世界。
应主讲人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院长陈雄教授的邀请,科技处处长武明虎、国际学院院长叶朝成和土建学院院长肖衡林三位助讲教授通过身边一个个黑科技技术和学生成长故事的的分享,让学生看到了中国引领全球的技术与理念,更看到了学校是如何融入时代科技创新的大潮中,而来自全球各地汇聚在湖工的同龄人的成长故事,更是让学生看到了自己努力方向。
学设计的张同学上完课后说:“看到这么多中国黑科技,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第一次了解到学校的科技成果也这么牛,深深为学校自豪,为自己是湖工人自豪。”
国家富强,科技如何创新?
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势在必行,科技创新如何实现国家富强?主讲人陈雄抛出一个观点:科技创新既要“顶天”,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又要“立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同时还要“惠民”,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他请来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蔡俊、周梦舟两位助讲人结合自己的专业,分析论证了这一观点。
广泛用于食物中的人工色素“苏丹红”,曾因其致癌性引起了全民餐桌上的恐慌,是生物发酵技术的发展让天然食品色素取代了这一“美丽杀手”。从古老的酿造技术到粮食增产,从疾病预防到个性化治疗,人类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从不曾离开过生物科技。蔡俊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
“原来生米煮成熟饭,才是人类进化的关键啊。”助讲人周梦舟的话音刚落,全场爆发出热烈的笑声和掌声。食品究竟对人类有多重要?周梦舟从美洲的玉米和马铃薯,讲到成吉思汗大军的马奶酒和风干羊肉,再讲到郑和下西洋携带的豆芽与绿茶打败了让哥伦布和麦哲伦头疼的败血症,进而引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的“健康中国”理念。
跟随两位老师走完一场“舌尖上的安全”之旅后,同学们了解到了在食品制造“安全化”“方便化”“功能化”方面的种种黑科技,更看到,科学与生活正在走向“交流融合”,科技成果迅速“飞入寻常百姓家”。
“每一个食品人贡献一点科技之光,生活才能健康美好。以前觉得这些科技离我们很远,上了这堂课后,作为一名生物专业的学生,我第一次感到自己也肩负着建设健康中国的责任。”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的不少学生课后感叹地说。
科技逐梦,青年如何行动?
科技逐梦,青年如何行动?陈雄请来了三位学术达人为同学指点途径?
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刘滨磊教授致力于为癌症病人谋福祉,潜心钻研,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只为与肿瘤死磕到底!他在课上分享了自己的抗癌新药——溶瘤免疫疗法创新发展之路。
“我研究了一辈子的肿瘤,没想到在湖工的实验室里找到了一个可以把肿瘤杀死的病毒。”刘滨磊在英国原研的“溶瘤I型单纯疱疹病毒注液”T-VEC是首个III期临床试验证明安全有效的溶瘤病毒,回国后夜以继日,研发出新型溶瘤II型单纯疱疹病毒即将开展II期临床试验,目前项目估值20亿元人民币。通过自己的研究之路,刘滨磊告诉青年学生:“只要对科学永远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定会有收获。”
“兴趣、坚持、梦想”,是青年博导唐景峰在讲述自己逐梦湖工大的科研之路时,跟学生分享的心得。他用一组照片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与成长之路,国外求学不仅让他学到了知识,也开阔了眼界,更明确了自己的兴趣所在;而对科技创新的追求,是他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不断前进的动力,把每名同学培养成才是他作为一个老师的梦想。
创新性思维的源泉是什么?苏江涛教授在解读高校人才培养助推创新发展的意义时,提出了创新性思维的三个关键点:知识结构、好奇心和想象力、价值取向。他通过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举措的介绍,让同学们更明确了如何借助这些平台自我成长。
90分钟的课程由设问、讲述、互动和小结四个环节组成,环环相扣,设计紧凑,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到中国科技发展的道路和学校融入时代大潮的成果,更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校荣校情,也坚定了用科技之光照亮强国之梦的决心。而九位教授同台讲授同一堂思政课,更让同学们认识到科技强国的重要性。
除了网上报名的各年级、不同专业班级的学生外,全体在家校领导和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代表、马院教师及研究生也观摩了这堂思政课。课后,全体校领导和讲课老师及部分学生合影留念。